于瑜《作为生命的绢12》
绢本水墨设色
40cmX60cm
2020
Copyright © 2015-2024 墨非墨画廊 All Rights Reserved.
剧场谢幕与媒介回归
策展人:林书传
出品人:冯国建
开幕酒会:2021.6.19 16:00
展览时间:2021年6月19日—8月18日
展览地址:墨非墨画廊
参展艺术家
阿海 陈亮 杜松儒 李津 李婷婷 陆春涛
单鼎凯 谭军 王冬龄 王劲松 王濛莎
王天德王煜 魏青吉 武艺 徐华翎 徐累
于瑶 于瑜 张正民 朱伟 祝铮鸣
我一直非常谨慎的使用“剧场”这一词汇,这一次小心翼翼的将它放在展览的主题中,是因为谈“水墨”问题的时候同样会遇上剧场般的困扰。“剧场”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被提出比“水墨”要早很多,其从一个较为具体的艺术概念发展为一种无序生长的生态语言。所有无法归类的当下发生都可以笼统的被“剧场”所描述。社会剧场、人间剧场、历史剧场、个人剧场、社区剧场、自然剧场等等。在我看来“剧场”这一命题,特别是放在当代艺术评论与作品阐释的语境下容易形成一种无敌且无效的状态。这种状态的发展与延续会让“剧场”一词失去其本来的所指,成为一种可以包裹所有现象,却也能抵御任何批评的坚硬外壳。问题同样存在于“水墨”的概念之中,从30多年前概念被提出,发展至今一直处于概念被高速填充的状态,“水墨”也开始从一种艺术语言逐渐延伸为一种哲学语言、社会学语言甚至是民族或民粹语言。
当“水墨”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开始背负观念,开始进行文化表态,努力亲近全球化的艺术系统的时候,其内部必然会出现“剧场”般无序化与多样性的状态。以至于艺术批评面对不同目的下的创作不知道该从何下手。新的词汇出现多数情况是源于对旧词汇的更新或反叛,而“水墨”对于“中国画”的反叛已经从艺术语言的价值系统延伸到社会语言的价值系统。与此同时,有着全球化艺术话语权的西方艺术机构也希望从他们的角度对“水墨”进行概念上的再定义。来自内部与外部两种不同方向的挤压,让“水墨”概念暴露了两个极端问题:对内找不到作为一种本土化艺术语言的文化“根性”,对外又找不到能与全球化艺术完美接入的问题“端口”。
在这样的状态之下,邀请艺术家并组织以“剧场谢幕与媒介回归”为主题的展览项目,是想通过展览中所收集与展示下的作品样本来回答我们的担忧。在时间中,每一幕剧都有时效,每一幕剧都需要历史观众,每一幕剧都会谢幕。我们无奈以“剧场”命名的,难以言说,无法归类的无序概念终将会通过艺术家的创作来进行长时间的修复。水墨语言的不可替代性在哪,水墨材料的宽容度有多少,水墨语言中旁枝末节的无效表达又有哪些?希望通过这一次的展览让“水墨”回归到最初的媒介范畴,以绘画的本体语言为切入口来进行一次尽可能坦诚的提问与探讨。